股票代码:300949
当前位置:HOME > 奥雅动态 > 奥雅观点
奥雅观点
10/152021阅读量
#观点#

李宝章
从平凡到卓越
当下景观的成长之路

Mr. Bo Li: From Mundane to Sublime | Current Growth Strateg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1-10-15

“From Mundane to Sublime”是李宝章先生在温哥华修西方文学课时接触到的一个文学概念,可以理解为从世俗到崇高、从平凡到卓越、从平凡到绝美,或者从平常到非凡。

从景观的角度思考,这句话可以引申为从平凡到以平凡为基础的、包括平凡在内的美与精神的升华,也就是本次分享的所探究的主题。

 

以下内容根据李宝章先生直播实录内容整理编辑。

 

01

“景”是寻常巷陌的景
“观”是平凡生活的观

 

我不断地定义景观:“景”是寻常巷陌的景,“观”是平凡生活的观,其中平凡是非凡的基础,非凡是平凡的特殊状态。

用英文中的ordinary和extraordinary来解释平凡和非凡间的关系,非凡不是平凡的对立面,与之相反,非凡是平凡的特殊状态,非凡包含了平凡,非凡是平凡的升华,也就是说不存在脱离平凡的非凡。

如何解读平凡的生活造就的平常的景观?

中国是一个文化国家,当我们走过中国的古庙、古城、古园林、古镇、老一点的街区,可以举很多例子来讲解平凡。例如我在去开平碉楼的路上,偶然路过的娄阳村就让人惊喜。

这里居住着从中原移居到岭南的族群,村口一棵大树在诉说这里是可以生存的、是生机勃勃的,它不仅是平凡生活的保证,而且是精神的象征。在村头有个池塘,在寻常生活之外赋予诗意和精神力量。村内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块砖、每一个凳子、每一株本土植物共同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场景,同时用最高的性价比体现中国平凡的景观。

在平凡的基础上,如果你理解它内在的使用和内在的逻辑,以及传承几千年的精神力量和价值,把它运用在景观的设计和工艺中去,就能达到平凡的升华。

 

世界语境下的北京故事

在我们做首创天禧的景观设计之前,场地内都是大树,按照惯有思维会觉得那再多种一些大树来让它出彩,但是我们认为不应该这样,而是要做到回归生活的本源。

于是我们结合儒家观点形成现代的审美,把调子拉下来。整体的设计运用了“反者道之动”的理念,如果外面的场地是方的,那么我们进来就是圆的,如果外面是城市我们进来是花园,如果外面是都市我们进来是村落,形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的景观。

设计的开始是一个内敛的门头,经过一个通道而后豁然开朗地进入一个放大的空间,就像中国村落的村头一样,椭圆花园中间有一棵树,形成一个安静的场地。

再往前走是一个戏台,想要表达“世界是个舞台”这个理念,戏台做了水深3-5毫米的镜面水景,穿着鞋可以走在水面之上。在戏台的后面是个书屋,最后是一个花园。我们坚信比起“框外”的尝试,更重要的是要面对现有的情况,把它做好。

 

02

“景”是平凡生活的景
“观”是一个族群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观

我们把景观的概念再升华一下,“景”是平凡生活的景,“观”是一个族群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观,所以日常景观是真实、平凡与正常的生活,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超出平凡和正常的概念。

由此引出日常景象(Everyday Landscape)的概念:日常景象是一个族群在一个具体地方与具体时代的具体的“稳定与平常”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说日常景观(Everyday Landscape)是设计创新的“源头活水”?

经典的日常景观是设计创新的基础与起点,我们所有的景观、尤其是中国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景观应该是当地日常景观的传承和提升。日常景观中有可以传承的思想、做法、功能、审美等经典的成分,如果我们为这种状态做出升级,那么就会成就非凡的景观。

 

微创介入的现代公园

当我们在做公园项目时经常会产生一个误区,要么就是城市公园、要么就是文化公园、生态公园,我们以文明的名义向自然动野,以自然的名义向城市动野,或是用未来的名义向历史动野,也可能用历史的名义向未来动野。但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是可以承载所有的,所以在我们的设计中完全可以把城市的活力、居民的休闲、城市的生态、健康的生活和生态精神编织在一起。

当奥雅在做公园项目时,我们坚持把生态性与社会性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就像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它不是单一价值的,我们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较低的造价做了景观上的提升,包括生态的种植、生态的恢复、体育公园、社区大草坪等,让旧的公园起死回生。

事实上安顺的市民大概以前也是这样使用这个场地的,我们没有做过分的设计,只是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关注生态环境下人的使用,着重做了场地的灯光、排水,选用耐用的材质,让场地中的设计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03

“景”是社区生活的景
“观”是文化审美的观

日常的景观是种文化现象,“景”是社区生活的景,“观”是文化审美的观。平常说明了在功能上经久耐用,日常包含了在审美上经久不衰。如果把你设计的景观给出一个时间的定义,希望它能一直处在日常的状态下持续下去,所以说日常景观是一种经过沉淀而稳定下来的文化传承。

 

人文、艺术、自然共融的公共空间

东角头公园位于我住了20年的蛇口社区,距离奥雅设计深圳公司不远,紧邻着地铁站的出入口。两年前我们接到这个项目,当时觉得终于可以给自己生活的城市做一个城市客厅了,所以我们为这个项目出了三个方案,最后选择了这个比较务实的方案。

有的公园我们认为它是设计师的纪念碑,有的公园是为了使用者的“好用”的场地。我管这个小公园叫做“我的一万步花园”,因为下班后我会到这个公园走一圈再步行回家,这样正好能走上一万步,公园建成后我的身体状态也好了很多。

2000多平方米的小公园我们赋予它很多的文化和功能,包括紧凑和多样化的活力街头公园生活,没有身份预设的公民景观、都市会客厅,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共融,我们要追溯文化、表现本土文化艺术氛围,我们要野趣入城、融入自然,做可持续低维护景观。

从渔村看世界,人文、艺术,共融共生,生命、生活,生生不息,包容多元、创意活力、街区共融、生态自然,我们要做珠三角城市街心花园的新标杆。

公园的设计其实非常简单,但是我们有很多想法,第一个是下最大的雨时这个公园能够不积水,第二个是要让这个空间能用二十年三十年,所以我们非常注重施工材料的品质和工艺。

下沉的中心草坪我们想把它做得特别平,所以没有采用雨水口,而是用到了足球场的技术,底部有排水管实现蓄水和排水功能,粗砂和植物的级配达到现在的效果呈现。我们非常用心的先种树再进行铺装,所以这里连树池都没有,就有了更多的空间。包括亭子、座椅,所有的面都是微微倾斜的,所以雨水会很自然的流下来。

建成后人们使用情况是很好的,小孩子在中心草坪踢球,大人坐在这聊天,晚上11点都会有住在城中村的老人到这里来喝点啤酒、吃点花生、聊聊天,包括年轻人在这里滑轮滑。这个小小的街心公园整体的容量是非常高的,带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和我们想象中的效果非常一致,给我带来的喜悦溢于言表。

 

奥雅公共景观的设计主张

1. “景”是社区生活的景,“观”是社区文化的观;

2. 要人本与多元,不要单一价值,不要只讲高大上;

高大上和平民、日常是相连的,是相互不矛盾的,不要把两个概念做人为的冲突。

3. 要得体自然与自然而然,不要牵强做做与哗众取宠;

4. 要呈现地段的自然历史与人文历史痕迹,不要推平重来;

5. 要开放包容,没有身份预设,不要封闭排他;

6. 要公平合理地善待他人,尤其平民和弱势群体;

坚持公共景观的无障碍设计,所有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都是残疾人,所以我们一直向甲方、向设计师传达这种观念。

7. 要尊重地方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习惯;

8. 要兼顾景观的生态性与文化性。

我们既不能以自然的态度向文化动野,也不能用生态的态度对城市动野,这些都是可以兼容的。

设计要承接地脉、传承文脉,自然人本、多元包容,贵在得体、过犹不及。

 

04

什么是文化景观?

文化是一个大框架,但当我们把文化缩小到景观的视角时,文化是一个地方的人们稳定下来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物质与精神传承、价值观与信念,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模式、生活习惯与审美取向等。

因此,所有的地方都有文化,所有的景观都是文化的景观。所有的新景观都应该按照人们已经稳定下来的生活方式、按照时代精神向上升华。

 

融入在地文化的现代景观

我挺喜欢成都的,成都有很多古镇,就在街子古镇边上有一个仁恒溪云书院的项目,为了做这个项目我们在当地住了许多天。当时甲方提出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日本山水这样的景观,我们说为什么要做日本山水,我们做街子山水该多好。所以我们到附近的古镇、寻常巷陌勘探,寻找既波澜不惊又一切正好的属于成都街子的现代书院景观。

我们用了红砂岩、青砂岩等地方的材料,以及一些造价不高但质量优质的材料来做入口的铺地,用这种不同材料不同颜色的组合来引领人们走向正门。

入口景墙的高度也是经过精心设计,我们反复在现场确认景墙高度与使用者的关系,达到理想的效果。工艺细节也进行反复推敲,多做不同的设计来呈现不同效果,来确定景观营造的最佳效果和意境。

我们在项目周围勘探时,发现了当地的御龙潭,河水与驳岸的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灵感,于是我们就决定把这种自然的关系用在项目内湖区的设计中。我们成都的同事一块一块找石头,标上标号、打上高差,测试景石关系,完成后这就是一个属于街子的现代景观。

精选的12棵黄连木、24棵元宝枫围合了水岸空间,想要营造出一种树是先存在于此,然后因势建筑才落成的样貌,最后达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的景观,远山、林地、建筑,完全融合在一起。

中庭设置了弹琴和喝茶的空间,干净的砾石、手抓面木质地板,很多小孩喜欢在中庭跑来跑去,老妈老爹坐在一旁喝茶聊天,是一个很生活化很自然的场景。

 

当景观完成后,甲方和我们都在思考给这里取什么名,很意外地找到了一个和这里十分契合的一首诗,是苏轼的《行香子·述怀》——“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最后仁恒给这里起名溪云书院。这里的景观其实很平实,带着东方景观“无过之而不及”的语境,做出这种平凡之上带有精神和文化力量的成都现代景观。

 

05

怎样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精神升华?

园林是为了人们的精神享受而创造的空间环境——黑格尔

卓越不是无中生有,是平凡生活在美与精神上的升华,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真与善的完美表达。精神的升华一定是靠近个性、靠近艺术、靠近文学、靠近诗歌的,比如宋朝歌谣的碑,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和生命的意义是可以感动人的,这也是景观所追求的精神力量。

比起颐和园、拙政园,我们要更多地看一看像青藤书屋这样的院子。在中国园林里发现的具有曲线路径的园林就是青藤书屋,明代文学家艺术家徐渭的故居,景观简单而内敛,有一种内放的精神。在这里我们意识到中国古代文人大家的院子完全可以墙面贴金或镶上花岗岩,但为什么他们往往选择的都是刷白墙?因为白墙会跟着时间而变化,不论是一天中光影的变化还是随着时间流逝色彩的变化,它是有生命的材料,是随我们共同生长的景观。

我在前年参加的一个设计营,去到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的院子,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好久,完全超过设计营预设的时间。我们坐在院子里高兴地聊天,感受这种文化气息和精神力量,无论是青藤书屋还是松尾芭蕉的院子都有一种共通感,人文气质击穿时空融入到物境之中,变成氛围输出到空间,让我们感受到震撼。

时至今日,我们做的东西到不了这种精彩的一半,所以中国的园林要有文化,要有生命的理解,要让院子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自然的悲怆、时间的短暂或永恒这些人类的精神现象。

 

融入自然的精神空间

佛山良溪保利天悦是我们为一处生活馆所做的景观设计,塑造一种大隐于市的时空抽离感。

我们把原本场地的一条老路保留下来,沿用场地原有的自然框架,标记、筛选、保留、移栽场地的原生榕树,做出强调氛围和精神的一条悠长路径。

场地入口本来准备选择大的石头,但是考虑到功能性、精神性的统一,最后找到了一种小砖,让入口整体更有质感一些。

面对未来场地使用的不确定性,我们从来都是本着成本节约的原则来进行,因此花园使用软景和临时材料打造,防止因为市政道路的规划而需要拆掉。

整体的设计“上面打开、中层自然、下面精致”,塑造了一种追溯记忆、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

 

06

结论

“景”是文化传承的景,
“观”是面向人类美好未来的观。

卓越是追求尽善尽美与永恒感,中国的景观设计、我们的创新不仅要融入世界与面向未来,还要融合文化传承与追求美与精神的升华!

分享内容图解

我们没有只有文化性与时代精神的景观,没有不具备功能性、地方性与社会性的景观,如果有这样的景观,那么也只能被称为装置艺术。所以景观的升华是一层一层往上做的,我们不能够越过任何一个步骤向前跳跃。

 

07

提问环节

Q1:今年这场疫情会对景观行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

A1:对景观行业的影响很大。我之后还有一个分享会讲到我们如何设计一个Wellness Landscape,也就是同时是社区的和自然的,并且是动静分区的全方位的健康的社区环境。

Q2:景观越来越建筑化和生态景观会不会矛盾?未来的趋势怎么样?

A2:我认为景观是一个非常包容的事情,不应该存在矛盾的,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奥雅10周年的时候,我们把景观大师Don Vaughan请来讨论方案,说这个公园中的道路能不能同时能够骑自行车、又能推手推车,还能供人行走,我们当时觉得不行,但是人家觉得当然可以,这就是我们景观该做的事情。

Q3:如何为场地选择合适的文脉呢?做项目时如何选择并确定“诗”来契合场地,有什么方法和途径?

A2:我认为比起你选择文脉,其实是文脉选择你,我们每个地方有它自然的脉络、历史的脉络,它们就在那等你去发现,这也是“平常”的景观,是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提升的。

Q4:过去10年国内外景观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4:过去10年中国经历了“景观大爆炸”,在我们的核心已经被燃尽后,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实验性景观,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国际的语境,比如可持续景观、雨水花园、社会性、安全性、创新的景观。

 

主讲人

李宝章先生

奥雅设计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洛阳人,旅行作家。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李先生是广东园林学会理事会理事,2019年广东省十大风景园林师,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生态园林景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江南大学艺术学院名誉教授等职务。李先生一直专注于景观设计、规划与城市设计等领域的专业工作,有近二十五年在温哥华、中国香港与中国大陆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工作经验。

- END -

最新动态

#上一篇#
#最新发布#
#下一篇#